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林成功||农家月饼香中秋

来源:农家致富顾问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9-0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心灵手巧的母亲用花生油、红糖、白芝麻,以及少许清水与面粉调和成硬软适宜的面团揉成条形,像包饺子擀皮前类似,揪成合适的块状,然后在块状面团中间放进炒熟的核桃、甜杏仁

心灵手巧的母亲用花生油、红糖、白芝麻,以及少许清水与面粉调和成硬软适宜的面团揉成条形,像包饺子擀皮前类似,揪成合适的块状,然后在块状面团中间放进炒熟的核桃、甜杏仁、花生以及红红的石榴皮等,再揉进用木头刻制的带有图案的模具,成型后在表面刷上少许香油,放在锅里煎得两面金黄。出锅后的月饼芳香四溢,把中秋节烘托得喜气盈盈。

中秋节的下午,父母亲与邻居们兴高采烈地一起赶制月饼,并各自将自家生产的绿色蔬菜送给部队。中秋节之夜,月饼飘香,官兵欢聚,干部战士们在异乡吃上了香甜的月饼,感慨军民鱼水情深。部队临走时,留下了五套《毛泽东选集》和一封题为“月饼凝深情,感谢众乡亲”的感谢信,信中写道:乡亲们让我们在紧张的拉练作训中,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中秋佳节,充分体现出革命老区人民拥军爱军的深厚情谊。我们一定很好地完成拉练任务,依靠过硬的军事素质保家卫国,决不辜负人民的殷切期望……

中秋节的下午,父亲去自家菜园里采来新鲜的芸豆、黄瓜、辣椒和茄子等,勤劳的母亲就地取材,在耐心清洗后分切,做成土豆焖芸豆、炒辣椒、炒茄子等等,虽然都是素菜,但色香味俱佳。中秋节晚上,父亲把吃饭的小桌搬进院子的梧桐树下,我和哥哥兴高采烈地把母亲精心烹饪的各种菜品端上桌,母亲则分给大家每人一个自做的月饼。吃着脆酥适宜、香中有甜的月饼,整洁的院落里弥漫着浓浓的中秋节日气氛。此时凉风吹拂,皓月当空,萤火虫在葫芦架上盘旋,我们在阖家团圆中共度中秋佳节。

孩提时,家乡人的生活异常困难,我家的日子更是艰苦,野蔬当菜,红薯为粮是一日三餐的主旋律。作为孩童,饥肠辘辘的我们从心里盼望着过节,因为只有在节日里才能改善生活。除了春节外,农村人非常看重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,我们这些孩子也祈盼这个节日尽快到来,届时能吃上香甜的月饼。

其实直到成年后方才明白,当时母亲费神费力制作出的不仅仅是月饼,那是她煞费苦心让孩子们感受节日氛围的那份心,更是母亲对子女的关怀和关爱,尽管家里不宽裕,母亲还是凭着自己的巧手,花最少的钱,让孩子感受到了同样的愉悦和温暖。

月饼献亲人,慰问解放军。母亲自做的月饼,还烙上了拥军的印记。那是我上小学4年级的中秋时节,驻军某部军事拉练途中,在我村作为期两天的休整,我家邻居的一所空房子,被选择为部队的临时指挥部。家有儿子当兵的我的父母亲,对拥军一向十分积极。他们与周围的邻居一起,热心为部队提供生活方便,并为官兵们洗军衣。为了答谢乡亲,部队领导硬是送给大家两袋面粉,在推脱不过的情况下,父母亲和邻居们决定把面粉制作成月饼慰问官兵,让他们一起过节。

◎林成功

作者简介
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
酷暑远去秋风凉,又是一年中秋时。遥看天际赏明月,低头品味月饼香。月饼年年吃,年年味不同。月饼没变,变的是岁月和时代,变的是感受与心情。尽管现在的月饼花样繁多且价格不菲,可我总是忘不了童年时母亲制作的那原汁原味、香甜可口的中秋月饼。

(编辑:高一平)

农家月饼香中秋

看着令人垂涎的月饼,我和哥哥喜出望外,跟在母亲身前身后跑来跑去,眼巴巴地守在笊篱旁,对香喷喷的月饼显露出饕餮的眼神,把期待毫无保留地写在了脸上。母亲拿一个掰开,给我们二人一人一半,吃进嘴里感觉到月饼是那么香那么甜,中秋节是那么的兴奋与快乐,那么的让人向往和留恋,恨不得天天都过中秋节。

壹点号烟台散文

改革开放后,每到中秋节,我们虽然一如既往地喜欢自家的月饼,但不忍心年迈的父母继续亲力亲为、烟熏火燎地自做月饼。为了适应父母的口味,几经寻访后选择在一个农家作坊里购买月饼。这家作坊里的月饼,几乎与母亲做的月饼一样的材料和工艺。自打我参加工作后,每年都回农村老家与父母亲一起过中秋节,也都是购买一些这家作坊的月饼和糕点,除了过节外,也好让父母在平时享用。但母亲埋怨我花钱太多,说我大手大脚不会过日子,可我总觉得能与父母及弟兄一起过团圆节,让二老共享天伦之乐,即便是花几个钱也值得。

父母亲去世后,每年的中秋节,我都精心准备物品祭祀前辈,除了必备的祭祀食品外,我无一例外的供奉上当地作坊制作的月饼,以寄托儿子对父母的怀念、思念和悼念。望着每每供奉的月饼,都让我不由得想起儿时母亲制作的香甜的月饼,更令我永远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。

文章来源:《农家致富顾问》 网址: http://www.njzfgw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9/1629.html



上一篇:黎雄才笔下的农家院,好亲切
下一篇:农家小菜园,乡村大美景

农家致富顾问投稿 | 农家致富顾问编辑部| 农家致富顾问版面费 | 农家致富顾问论文发表 | 农家致富顾问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农家致富顾问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